当前位置:主页 > 公益采编 > 数百件家训家书引人寻根 “和合家风”讲述家国往事

数百件家训家书引人寻根 “和合家风”讲述家国往事

来源:未知 | 发表日期:2017-02-20

导读:和合家风展览现场 和合家风展览现场 2月12日,是北京中华世纪坛和合家风文化主题展举办的最后一天。近傍晚五点,工作人员开始清场了,仍有大批观众迟迟不愿离去,有的问道:下一次办这个展览是什么时候? 这里确实引人流连。时间在此被定格:一封封信件古旧

数百件家训家书引人寻根 “和合家风”讲述家国往事

“和合家风”展览现场

数百件家训家书引人寻根 “和合家风”讲述家国往事

 “和合家风”展览现场

  2月12日,是北京中华世纪坛“和合家风”文化主题展举办的最后一天。近傍晚五点,工作人员开始清场了,仍有大批观众迟迟不愿离去,有的问道:“下一次办这个展览是什么时候?”

  这里确实引人流连。时间在此被定格:一封封信件古旧发黄,一张张照片模糊褪色,其中诉说的拳拳赤子心却生动如昨。数百件家训、家书、家谱和老照片,展现了一段段令人感佩的家庭、家族和家国故事。

  家训、家风,或许让不少今天的年轻人感到“有距离”。其实,中国人历来讲求“人必有家,家必有训”,把家风传承当作人生安身立命之本。如何启智修身、精忠报国,都能在“家”中找到答案。

  “士先器识,而后文艺”

  “和合家风”策展人、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常务副馆长冯光生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和合家风”于2016年首展,现已成为中华世纪坛传统文化季活动的重点活动,会作为年度展每年推出,主题不变,内容常新。今年的展览分为“家”“家教”“家风”三个部分, 通过“爱国爱家”“亲亲为大”“家风淳朴”“俭以养德”“亲仁善邻”“功崇惟志”等单元,让观众增进对传统家风的理解。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人平生的最大抱负。家国情怀,是我们这次展览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冯光生说。

  展览中,著名画家丰子恺等许多名家不为人知的“家风故事”,引得观众驻足良久。

  丰子恺出身于浙江省金华市汤溪古镇的一个大家族。始祖丰稷字相之,在宋仁宗嘉祐年间(1056~1063)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诰封荣禄大夫,死后谥清敏。后世子孙都注重耕读。明末清初,丰子恺的这一支从汤溪迁居石门湾(今浙江桐乡石门镇)。丰子恺的父亲丰鐄是清光绪二十八年举人。在石门,丰氏的堂名是“惇德堂”,意在告诫子孙应持德、笃厚。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丰子恺自幼在父亲处读到《崔子玉座右铭》后,就十分喜爱,很快就能背诵。待丰子恺有了子女,他也常敦促孩子们诵读,作为一种家风传承下来。

  正直为人是丰子恺家风教育的重点。“士先器识,而后文艺”,丰子恺一直教导子女要先学做人,才方可谈学问、艺术。为人要正直、坦率,绝不可弄虚作假,投机取巧。

  1932年冬,丰子恺的居所“缘缘堂”建成时,监工为了不浪费宅基地,把东墙建成了歪墙,形成斜角。丰子恺发现后坚决不同意。他认为环境在无声中影响着文化,住在正直的房子里,才能涵养孩子们正直的天性。为此,丰家宁肯拖延几月,多费数百元,拆了重建。

  丰子恺一生淡泊名利。常有素不相识的读者写信向他求画,他就把这些求画信专门放在自己写字台的一个抽屉里,每画完一幅画并给读者寄回后,才从抽屉里移出一封信。由于读者来信的开头往往自我介绍称“我是一个……”,丰子恺就把这个抽屉戏称为“我是一个”。

  “树大根深,枝繁叶茂。”冯光生认为,正是家风涵养了走过千年历史的丰氏家族。在这样言传身教的影响中,丰子恺的七个子女,个个都成了有用之材。如今,丰子恺的第三代、第四代也才俊辈出,如丰子恺外孙宋菲君,曾任北京信息光学仪器研究所副所长,现已是国际知名光学专家

精彩推荐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宣和书画艺术研究院 飞驰环球文化传播集团 环球国学在线 宣和艺术网 宣和书画商城 环球文化收藏 飞驰环球文企联合会 环球文化艺术中心 环球名人俱乐部 公益在线 环球公益在线 环球月刊 时代月刊  名人数据库 时代名人录  陶瓷艺术网 非遗文化在线 法国书画家联合总会北京分会 宣和斋艺术培训 宣和网 宣和斋在线 宣和吉酒业 飞驰环球集团旗下品牌连锁 环球娱乐平台 海外艺术网 海外文化新闻网 时代产业网 环球产业网 环球文化艺术网 环球空中艺术馆 环球时代人物 时代艺术人物 志愿者在线 环球娱乐网 宣和寻找艺术传承人 青少年成长平台 少儿艺术频道 时代少儿网 少儿时代艺术馆 少儿人物网 青少儿艺星网 飞驰溯源防伪在线
环球公益在线 hqgyzx.com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2962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