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文化艺术网讯: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百年,记录着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俗技艺,是代代相承“活”的文化记忆。然而时代总在向前发展,社会环境的改变,经济与技术的发展,让我们越来越多的忽视掉了那些古老的传统。 但值得庆幸的是,这些艺术仍有一批“手艺人”还在坚守。他们怀揣着一颗忠贞不渝的“匠心”,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那一片“乡土”之上。他们的作品带着灵魂,充满磁力,包浆着日晕月华。他们以自己的信念与执著,挽救、保护、传承着濒临消失的“活态文化”。每个平凡的瞬间,都演绎着一个不平凡的故事。
久美尖措:十余年的坚守,只为复刻千年前的信仰
久美尖措画师来自著名的热贡艺术之乡青海省黄南州吾屯村。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吾屯村安多热贡藏区的中心,热贡是藏语,意为“实现梦想的金色谷地”。吾屯村是著名的热贡艺术之乡。热贡佛像艺术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当年阿米拉杰前来安多热贡时随从中有许多来自后藏的医生、塑匠、木匠、铁匠等手工业者,这些匠人在热贡地区把手艺传给后人,他们的后代成为现今的热贡艺人。热贡画师们在没有创作之前,不仅要念诵这尊佛的咒语仪轨,还要将绘画用的原料进行加持,并在颜料中溶入金、银、松乃石、珊瑚、猫眼石、青金石、珍珠等珍宝,做完这些繁杂的仪轨后,才正式开始艺术创作,也只有这样,才能将佛的圣像逼真地显现出来。
久美尖措唐卡作品《 四臂观音》
2006年6月,藏族唐卡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无论大小,每一幅都潜藏着关于西藏这片秘境,太多太多的故事和传说。它用它有限的“身躯”,诠释着菩提世界里令人神往的一花一叶。
唐卡一词系藏文音译,意指为佛祖的卷轴画。每一轴都拥有完整的故事,其题材和内容甚为丰富,涉及宗教、历史、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民族风情和藏医藏药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
久美尖措唐卡作品《财宝天王》
一代代的唐卡画师向活佛问仆,选择良辰吉日,沐浴净身,焚香祷告,一边诵经,一边备料,不问岁月,不谈悲喜,将所有的心气力,将自己对于佛祖的信仰,全都倾注到那一支画笔中。我们又怎会不被这色彩所惊艳。
久美尖措的唐卡作品《 黄财神》
久美尖措、才让当周和索南加兄弟三人,出生在吾屯村一普通农民家庭。其祖是一位名扬远方的一代唐卡艺术宗师,曾为十世班禅在塔尔寺的画师。因此他们从小深受都乎寺彩绘唐卡艺术的影响和熏陶,也从父辈得到精湛的唐卡技艺。
哥哥索南加是龙树画苑的院长扎西尖措和曲智两位大师的得意弟子,自小跟着师傅画画、跟着两位师傅在塔尔寺画过几年、学业完成后用了两年的时间画了两幅唐卡、当时夏日仓活佛也夸赞过两幅唐卡、还指点过、这两幅唐卡夏日仓活佛袈痴过上百回、至今留在自家的佛堂里、在后来也在我们自己的寺院里的米勒大殿和龙王大殿里个画了一副。
哥哥才让当周随缘出家受戒,步入佛门开始潜心求师绘画以及雕塑,并有幸得到多名密宗唐卡艺术大师的真传,开启智慧之灵感,绘画技艺不断提高、精深,现为僧人的他一直为其他寺庙(西安和五台山的很多寺庙)修建雕塑和绘制壁画。
久美尖措唐卡作品《佛祖释迦摩尼》
久美尖措画师自幼跟父绘画唐卡、后来到西藏学习五年。经过不断的钻研和学习,久美尖措画师独创了把西藏的画法融入到青海画法里的画风,堪称一绝,也使得唐卡更加的柔美和庄严。这一画法也成为久美尖措画师的独特风格。久美尖措也将加绒地区画法中,极为优良的部分融合到热贡唐卡中,绘制了包括珍珠唐卡在内的精致作品。
《佛祖释迦摩尼》局部欣赏
也许,修为的三重境界是“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岁月里,倾心只为一幅未尽的画。净化繁杂的世界与声音,仿佛天地之间,只有自己与画,坦荡荡,如赤子,他的坚守,让唐卡更显魅力。其中一副珍珠唐卡在2008年北京的拍卖会上以不菲的价格拍出。其创作的牛皮唐卡《释迦牟尼传》在2014年兰花草艺术基金慈善年会上拍卖15万。久美尖措画师将拍卖所得全部画款捐给基金会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计划使用。
唐卡画师被称为“拉日巴”,意为画佛或神的人。如今,唐卡画师们代代相传,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使这一古老艺术历经千年而不衰——他们是西藏文化记忆的复制者。